浏览13次 1个回答 更新于 2024-12-26 11:32:48#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差生的话最重要的就是要提早做留学准备,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足。
基本参考三个标准:
一是职业目标,
二是个人背景和兴趣,
三是申请的可行性。
首先,可以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比如是想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做职业经理人?是想从事教育行业还是公共事务领域?到底是想要相伴一生的名校光环还是要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对于职业目标,不一定要非常具体,因为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部分也不可能做出具体的规划。而且也未必在国外学什么就一定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但宏观目标一定要有。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在个人的兴趣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做出权衡,如果对于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非常清楚了,选择起来就不会太纠结。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当确定了未来希望从事的工作领域,或者对某个申请专业非常感兴趣,可以进入国外大学官网,联系在校学生,与当事者取取经,看看毕业后大家的就业倾向和机会。跨专业申请的学生不是对自己的本专业不满意,就是对未来职业发展有新的想法,再次出国深造关系重大,是个转折点,必须要了解清楚。
其次,个人兴趣。一般在读大学的学生个人积累不多,所以跨专业主要参考个人的优势、个人的兴趣。这无可厚非,兴趣肯定是非常好的参考要素,只是这些年轻人还没有在社会中历练过,还不清楚生存的艰难。所以我把兴趣列在第二位,不要过于个人浪漫主义,不要把兴趣当做唯一决定因素,“度”要把握好。
比如,假设同学A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想在教育行业发展,对这个方面也比较感兴趣,优势互补、兴趣所在,那毋庸置疑,申请教育学院顺理成章。但是,如果A同学对于教育不感兴趣,想从事摄影或者传媒等其他专业方向是不是可行呢?这里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有不少类似的学生,个人感觉对某个领域很感兴趣,实则不然。这个年龄段的申请者对于自己的兴趣,有一大部分还不是很确定,或者说思路清晰。即使是思路清晰,也要权衡一下兴趣与未来生活生存的实际情况吧。比如说在摄影这个圈子里的人,大部分有自己的事业,不差钱,摄影只是业余爱好。如果想把摄影当做事业去报考,这些因素是不是要考虑?如果仅仅在网上或者是和周围的环境里了解了一些,觉得自己未来也想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这个决定就值得斟酌。从2006年到现在,可以说真的接触了一些学生,申请之前觉得对某个领域很感兴趣,但申请中途、申请之后,甚至有人在拿到录取之后有了变化,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坑爹。所以,兴趣这个因素大家在考虑时间务必全面慎重,冷静处理。
第三,申请的可行性。这是大多数申请者不太容易判断的一个因素,只有经历多年申请的专业人士才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这需要参考以往的录取情况以及实际案例等。在这里,大家可以仔细对比自己的所学课程以及申请项目所开设的核心课程,看看是否具有一定的衔接性。如果从所学课程上没有看到衔接性,就要看一看回旋的余地,一般文科的商议空间还是有的。有的学生毫无专业背景,但有丰富的从业经历和工作经验,一样可以申请。
当真的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或是有了大概的思路,而且具备跨专业申请的可行性,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能让教授看到学生是有所准备的,需要考生在所申请的专业方面已经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或者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考生的竞争力绝对不会低于那些本专业毕业的学生。
文科生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虽然可以申请到一所排名不错的大学,但这个学校以理工见长。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会是非常痛苦的,如果该专业有其他方面与外界交流的渠道还好一些,如果相对闭塞,学习与环境就不是很协调,所以要在申请前做好调查研究。
美国教育主张多元化,学校也希望有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一个充实的学习团队,这样学生就可以相互交流,丰富教学内容。这对跨学科的申请者来说是利好因素,关键是怎么去运用。跨专业的文书中不要仅仅罗列各种活动经历,还要思考一下,哪些经历能够反映出自己适合学这个专业,突出自己较为特别的地方,及自己能给学校带来什么。
文科专业内的转换最好遵循“就近”原则,跨度较大也并非不可以,关键看考生能否证明给学校自己有足够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跨到文科之外的专业,难度就大多了。曾有个本科是国内985的广播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研究生想转商学院,申请美国名校。他利用课外时间自学了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GMAT成绩、托福成绩、和绩点等方面都还不错。理论上来讲,他的背景申请金融,学校不会限制和拒绝。但成绩方面,GPA,TOEFL和GMAT虽然过关,他想竞争名校,难度却相当大。自学得再好,与科班学生相比还是不占优势。后来建议他选择Management或者Marketing甚至是MPA,要比Finance更可行,最终他成功申请了Management。
如果自己很难一步跨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还可以在后天继续努力。而且不一定学什么方向,以后就业就一定做什么。关键还是看自己的职业规划,个人优势适合做什么。从长远来看,更要考虑个人努力和遇到的机会。 - 其次,个人兴趣。一般在读大学的学生个人积累不多,所以跨专业主要参考个人的优势、个人的兴趣。这无可厚非,兴趣肯定是非常好的参考要素,只是这些年轻人还没有在社会中历练过,还不清楚生存的艰难。所以我把兴趣列在第二位,不要过于个人浪漫主义,不要把兴趣当做唯一决定因素,“度”要把握好。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