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有哪几位?最厉害的是谁?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有哪几位?最厉害的是谁?
浏览196次 4个回答 更新于 2024-12-26 10:39:24#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目前还尚未弄清,但我们可以从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点来找寻答案。一下是为您提供的:
    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点全介绍

    人民大学对外汉语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专业由老一辈著名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教授于50年代亲手创建,1981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学科带头人,至今仍指导着本专业的建设。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计算语言学研究等。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语言研究和应用人才。
    本专业目前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讲师2人,85%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博士生导师有贺阳教授、劲松教授、张卫国教授、李泉教授。
    本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言研究方法、语法学、语义学、音系学、社会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专题、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第二语言教学法研究、语言学中的数理方法、语言信息处理等。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出版单位、教育和科研机构从事语言文字的应用、教学和研究工作。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贺阳 博士生导师

    贺阳,男,1955年出生,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攻读普通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胡明扬教授。1988年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主编,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研究的领域包括北京话、现代汉语语法和语言接触,先后参与和主持的研究项目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现代汉语句法问题考察”、“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等。

    讲授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有: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法学、汉语句法语义研究、语言研究方法等。

    发表的主要论文:

    (1)《北京牛街地区回民话中的借词》

    (2)《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

    (3)《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合作)

    (4)《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

    (5)《北京话的语气词“哈”字》

    (6)《程度副词+有+名”试析》

    (7)《汉语完句成分试探》

    (8)《性质形容词作状语情况的考察》

    (9)《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

    (10)《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区分》

    (11)《形名兼类的计量考察》

    (12)《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

    (13)《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

    (14)《现代汉语数量词中的若干欧化语法现象》

    (15)《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劲松 博士生导师

    劲 松

    1956年出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校今。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评为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

    教授课程

    本科生:

    语音学

    硕士生:

    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专题

    博士生:

    社会语言学

    研究领域

    1、当代北京话及普通话规范问题,侧重研究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现象,如语调、轻声、儿化韵等。

    2、语言学理论研究,侧重于音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主要著作

    《马学良学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与瞿霭堂合作),

    《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

    《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社会语言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

    发表论文:

    《北京话的口语语体》

    《北京话的语气和语调》

    《北京话语调的实验探索》(与贺阳合作)

    《北京话的字调和语调-兼论汉藏语言的声调》(与瞿霭堂合作)

    《论汉藏语言的类型和共性》(与瞿霭堂合作),

    《论普通话的性质和存在形式》

    《双语研究中的语言态度问题》

    《流行语新探》

    《漫谈“洋味”汉语》

    《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

    《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

    《双语学习中目的语对基础语的影响》

    《儿化的语素形位学》

    《被字句的偏误与规范》

    《中介语“僵化”的语言学意义》

    《词的认知基础》

    《儿化词变化和变异的社会调查研究》

    《常州话前高元音的舌尖化》

    《嘉戎语上寨话》(与瞿霭堂合作)

    《嘉戎语藏语借词的时空特征》

    《尖团音新议》

    《叠置式音变献疑》(与瞿霭堂合作)

    《儿词缀的意义和功能》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吴红云 博士生导师

    1、基本资料、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职务、奖励、荣誉称号

    吴红云教授(1963- ),女,出生于江西南昌,语言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1999-2000),美国富布莱特项目研究学者(明尼苏达大学, 2008-09)。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英语教学》杂志编委、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在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爱丁堡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

    曾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现代外语》最佳论文奖”、“第九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论文成果奖”,曾先后两次荣获“全国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获奖选手指导教师奖”。

    2、教授课程

    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学导论、英语综合实践、英语泛读等。

    3、主要研究方向

    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英语写作。

    4、主要科研项目与课题

    1)2006-2007: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语学习宏观理念和微观策略”

    2)2004-200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中国英语学习者句法发展模式研究”

    3)2005-2008:参与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项目“外国语言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2007-2008: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课题“北京市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规范性研究”

    5、主要科研成果

    1)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实证研究》专著 2006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注重英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光明日报》2008年2月13日

    “时间限制对EFL作文成绩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

    “大学英语写作中元认知体验现象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第1作者)

    “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现代外语》2004/4(第1作者)

    “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第2作者)

    “英语学习需要建构的语言环境”《光明日报》2006年8月9日(第1作者)

    “英语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理念”《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31日(第1作者)

    “Investigati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readiness for learner autonomy”《中国英语教学 [三]—北京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tacognition in EFL Writing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 2004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our Options for Responding to Student Writing”《中国英语教学》2002/3

    “谈培养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学林撷新—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论学集》200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论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辨证思想”《外语论坛》 2003 外文出版社

    “论教学的观念和期望对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2002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高校师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2001北京市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 — 大会主题发言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报告” 1998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增刊

    “词汇困惑与大学生英语写作技能的提高” 1998 《北京市研究生英语研究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主编:《法庭内外—法律英语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主编:《英语写作范文》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翻译:《中国民法案例汇编》 1993 台湾出版社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泉 博士生导师

    李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博士。1962年生于黑龙江依兰县。1985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研究生班毕业,留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至今。198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

    曾应邀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匈牙利、西班牙、智利、阿根廷、新加坡、南非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

    获得过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学奖、全国优秀对外汉语教师奖,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第八届、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兼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编委,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

    《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合著),商务印书馆,2004。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

    《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

    《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大纲与教学模式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

    主要论文

    《敦煌变文中的助词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第1期。

    《“要是S就V了”句式语义语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现代汉语“形+宾”现象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副词和副词的再分类》,《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现代汉语“形+动态动词”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全速、大力”一类词的语义语法特征及词类归属》,《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对比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4期。

    《从分布上看副词的再分类》,《语言研究》2002年第2期。

    《单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三辑,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5。

    《单音形容词重叠的式和语法意义》,《对外汉语研究》第二期,商务印书馆,2006。

    《单音形容词构成的主观评价句》,《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汉语重叠的连续统现象——兼谈单音形容词重叠的性质》,《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试论现代汉语完句范畴》,《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1期。

    《对外汉语教学释词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1991年第3期。

    《试谈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汉语常用词汇与日语相应汉字词汇对比》,《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1991。

    《广播新闻听力课教学论略》(执笔),《汉语学习》1994年第3期。

    《论语感的性质、特征及类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新编汉语教程〉的设计、实施及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2期。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日汉语气助词系统对比》,《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功能及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6期。

    《〈汉语文化双向教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骆驼祥子〉中所见的语言文化现象》,中国语言学会编《中国语言学报》第九期,商务印书馆,1999。

    《加强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必要性》,《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言研究》2001年增刊。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原则》,《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北京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有关语言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汉语学报》第3期2001年上卷。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1期。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2期。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海外华文教育》2002年第3、4期。

    《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3期。

    《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趣味性》,《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问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首届国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构建》,《汉语学习》2003年第3期。

    《论第二语言教材评估》,《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若干问题》,《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的范围和内容》,《汉语学习》第2004年1期。

    《第二语言教材的属性、功能和基本分类》,《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2期。

    《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基本程序》,《海外华文教育》2004年第2期。

    《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的通用原则》,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编《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2004。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述评》,《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2期。

    《汉字研究与汉字教学研究综观》,《汉语研究与应用》第四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实用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

    《汉语国际化进程中学科建设问题思考》,《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3期。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4期。

    《文化教学的刚性原则和柔性策略》,《海外华文教育》2007年第4期。

    《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偏误分析》,袁博平主编《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pproach to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Cypress Book Co. UK Ltd. 2007。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纵览》,《海外华文教育》2008年第4期。

    《论对外汉语教材的科学性》,《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第3期。

    《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

    《关于构建国际汉语教育学科的构想》,《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第3期。

    主要研究领域

    1.汉语语法

    2.对外汉语教学

    3. 国际汉语教育

    研究生课程

    1.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

    2.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3.语言流派与汉语语法研究

    4. 汉语语法分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前该专业已经划归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师资全部是从事国际中文教育的专职师资,不像原来在文学院时什么老师都带。教授有李泉、李禄兴、陈默、菜永强等等。副教授有十几名。
    一、历史与概况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于2019年6月,是中国人民大学下属的二级教学研究型学院。其前身为学校成立于1986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该中心1996年与“语言文字研究所”合并组建了“对外语言文化学院”,2008年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与文学院合并,成为文学院“对外汉语教学中心”。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国际汉语教师及其他国际汉语人才的培养培训、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学院由一个校级研究所——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和4个教研室组成,分别是学科理论与建设教研室、国际中文教育教研室、教师发展教研室、汉语文化研究与推广教研室。另外设有学院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党团学办公室、对外合作办公室4个科室。
    学院实行小班教学,多媒体设备齐全,拥有汉语国际教育智慧课堂与云平台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自主学习室,拥有独立的资料室,图书种类齐全多样。中外专业图书藏书量达2万多册,中外文专业期刊80多种,为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层次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博士和硕士生、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非学历教育包括长短期汉语课程进修、国际汉语人才培训等。
    1.博士、硕士研究生
    自2000年开始,我院前身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即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外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已经为学科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人才。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单位。2009年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启动国际汉语教师职业本土化工程,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以孔子学院奖学金方式,资助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高校攻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我院每年招收国内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75名,招收外国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20名,迄今已有超过1000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涵盖韩国、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津巴布韦、南非、越南、泰国、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巴西等70余个国家。
    2.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本科生
    1996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前身“对外语言文化学院”招收了第一届本科生。此后,加大了学历生培养力度。每年招收的本科生数量稳定在40名左右,本科生教学已经纳入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对教学方案、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教学评估、教研活动、学籍管理、考勤管理、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指导等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管理。其中,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实行为期一年每周两课时、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和优秀论文答辩制度,既有效地保证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也成为我校留学生教学的一个特色。目前,学院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已达到近200人。
    3.汉语言进修生
    学院每学期有200名左右长期汉语言进修生,根据语言水平分为6个层次。学院还开设特色班级、语言强化班和商务汉语班。
    学院留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中国学生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院定期出版一期“留学生报”在学院橱窗里展出;每个学期期末、重要节日等组织学生进行汉语汇报演出。同时定期公布学生考勤情况,做到表扬和督促相结合。既有严格管理又不乏人文关怀已成为我院的一个特色。
    短期汉语言进修生包括来自与学校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的学员、国际小学期学生以及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的多类型、多层次的海内外汉语教育及中华文化推广项目的学员。
    三、师资队伍与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31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教授2人,副教授9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2人。绝大部分教师在国外、境外有两年以上留学或工作经历。学院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涵盖了汉语国际教育所涉及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等学科。学院还聘请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做客座教授。
    四、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学院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重要抓手,积极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的发展。学院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汉语国际教育、语言习得理论、教材教法研究、汉语词汇学、语法学方面,并在相应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大成绩,具有一定的优势。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优秀教学奖。
    教师在高水平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50余部,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由我院骨干教师编写的留学生系列汉语教材《发展汉语》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教材规划,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新动力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材系列”“留学生论文阅读与写作系列教材”也已问世,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教材体系。
  • 人民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导师组最新介绍(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专业、导师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介绍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专业有语言学理论研究、句法语义研究、音系学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计算语言学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等研究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专业知识、独立的科研能力、良好的理论素养、能够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专业由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同志于50年代亲手创建,著名语言学家胡明扬先生曾长期担任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工作过的老一辈著名学者还有瞿霭堂、谢自立、郭锦桴先生等。近年来,本专业已顺利完成了学术队伍的新老更替,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者已担当起学科发展的重任,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贺阳教授的间接语言接触研究和句法语义研究、劲松教授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李泉教授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陈满华教授的普通语言学、语法学研究都已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专业已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主要有“北京话研究”、“现代汉语词类研究”、“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平台?名词槽关系研究”、“间接语言接触的个案调查与理论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体研究”、“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等。

    本专业1981年即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招收培养30届、150多名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目前在读博士生10余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8名。本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可以为有志于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平台。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7人,现有贺阳教授、劲松教授、李泉教授、陈满华教授等博士生导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

    五、导师介绍

    贺阳教授,1955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接触研究、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北京牛街回民的北京话调查》(1992年)、《试论汉语书面语的语气系统》(1992年)、《汉语完句成分试探》(1994年)、《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1996年)、《动趋式‘V起来’的语义分化及其句法表现》(2004年)、《从现代汉语介词中的欧化现象看间接语言接触》(2004年)、《现代汉语DV结构的兴起及发展与印欧语言的影响》(2006年)等数十篇论文和专著《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劲 松教授,1956年出生于北京,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当代北京话及普通话规范问题,侧重研究北京话和普通话的语音现象,如语调、轻声、儿化韵等。2、语言学理论研究,侧重于音系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主要著作:《马学良学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名家学述》(与瞿霭堂合作),《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与瞿霭堂合作),《现代汉语轻声动态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

    李泉教授,1962年生,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句法语义研究。先后发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单音形容词祈使句及相关的语法化问题》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汉语语法考察与分析》(2001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2004年)。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单音形容词句法语义研究”。

    陈满华教授, 1963年生,文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语言学、语法学,先后发表《关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几个问题》、《从构式“爱谁谁”看句法异质现象》、《“X哪儿来的?”与“哪儿来的X?”的构式差异及相关问题》、《汉语习语互文及其构式解读》、《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等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 《安仁方言》、《汉语事实的描写和考察》、《体词谓语句研究》等。

    六、对外学术交流

    本专业与国外高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先后有近10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活动,并经常邀请海外学者开设学术讲座和进行学术研讨。

    七、毕业生就业去向

    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

    八、主要开设课程

    本专业硕士阶段的主要课程有:现代语言学论著选讲、语言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汉藏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语法学、音系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研究等。

    导师介绍:

    陈满华、贺阳、劲松、李泉
    (详情略)
  • 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在苏州学院,那里没什么导师。导师都是在人民大学,他们一般都不愿意到那里上课,写论文时学院制定导师,导师从教授到讲师都有,有的不是搞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都是网上指导,看起来老师积极性也不高,不知道文学院怎么搞得。比较厉害的导师有李泉、罗青松、张庆旭、李禄兴、陈满华、高增霞等等。
  • 在学术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后,骆峰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的副教授。她的专业领域涉及语言学的多个方面,尤其是语言学的应用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机会。作为硕士生导师,她不仅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骆峰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汉...
  • 新祥旭考研欧阳老师将深度解析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涵盖学院介绍、招生信息及备考关键点。中国人民大学自1953年起,作为我国最早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致力于培养国际汉语人才,学科底蕴深厚。学科发展涵盖短期培训至研究生教育,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教材编写、词典学与第二语言...
  • 吴红云教授(1963- ),女,出生于江西南昌,语言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1999-2000),美国富布莱特项目研究学者(明尼苏达大学, 2008-09)。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院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英语教学》杂志编委、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曾先后在武汉大学...
  • 陈满华,男,1963年出生于湖南安仁,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现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参与培养和指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致力于语言学理论(主要是构式语法理论)、现代汉语语法和威廉·琼斯等方面的...
  • 他的研究成果荣获二等奖。作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李泉在学术界享有重要地位。他不仅是中国语言学会的会员,还担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的常务理事,以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理事。他还是知名期刊《世界汉语教学》的编委,并且是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员。
免费领取国际硕博项目价格表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学历/工作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生导师有哪几位?最厉...相似问题
返回顶部
展开
价值4800元实战课免费试听
在职硕博学历提升 / 24小时客服微信S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