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中科院博士的致谢信,我想起了去世30年的路遥

看完中科院博士的致谢信,我想起了去世30年的路遥
浏览11次 1个回答 更新于 2024-09-20 09:12:15#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最近,一位中科院博士的论文致谢刷屏网络。
    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二十二年求学的艰辛与不易。挚爱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剩下的,除了无边的孤单,还有窘困的生活。
    住着漏雨的屋子,高中之前的学费,全靠他抓黄鳝、养小猪仔换钱,有时候,还会被他的爸爸偷偷卖掉换成酒肉。
    高中时候更是难过,夏天光着脚在滚烫的马路上行走,冬天穿着破烂的衣服打着寒战。
    那是自尊心正强的年纪,但是他只能靠着考试后领取的奖学金,还有贴了一墙的奖状,支撑着他继续走下去。
    整篇读完,不禁哽咽。
    正如他开篇那句,“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看似轻描淡写,读起来却异常沉重。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克服,去对抗,就算无能为力,也要咬着牙撑着、熬着。
    在漫漫文学史的长河中,也有这样一颗闪耀的明星。
    他虽然一生困苦,但一直淡然自处,他的笔下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人物,在那个十分现实却又不流行现实主义的时代里横空出世,成为无与伦比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路遥。

    1942年12月2日,一个叫王卫国的小男孩出生在陕西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
    路遥,是他后来取的名字。
    路遥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连吃饭都是问题。
    但是有一天,他的妈妈给他做了一件新衣裳,还让他跟着父亲出门。
    路上,父亲拿出一角钱给他买了一碗油茶。 后来他才知道,那时候,父亲只买了一碗油茶,是因为他身上只有一角钱。
    那时候的路遥,一直是沉浸在幸福中的。
    到了大伯家,父亲跟他说去集上,但他知道,那只是一个借口。
    他躲在村里的一棵树后面,看着父亲拿着包袱离开,逐渐走远。
    没有太多的恨意,甚至有些轻描淡写,他说自己的父亲,像是个“小偷”。但是这个小偷并没有偷东西,而是偷偷丢下了自己的儿子。
    那时候,路遥8岁。
    童年的伤痕也成为了他无法言说的伤痛。
    虽然路遥的大伯家没有孩子,但生活也不宽裕。
    为了可以读书,他只能拼命和家里抗争,才获得了大伯的支持,生生从那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里为他挤出学费,后来,他的大伯母甚至靠乞讨供他读书。
    在那时,可以读书已经是莫大的幸运,吃饱穿暖这样的事情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根本就是奢望。
    吃不饱饭,他就跑去后山找野菜充饥。
    有次班里一个家中富裕的同学拿来一个白馍,为了填饱肚子,路遥就按照他的指示学狗叫。
    后来他的作品斩获茅盾文学奖,领奖的路费都是他东借西借凑上的,买自己的书送给别人的钱更是拿不出来。
    领完奖以后,奖金也只够把借来的这些钱还上,根本没有余力补贴生活。
    成名之后,路遥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得到改善,因为他不仅要生活,还需要接济家中亲戚。因此,路遥甚至长期负债。
    但也正是一路走来的辛苦,成就了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路遥。

    生活中无数次跌倒,都没有打垮不断向前的路遥,反而让他在写作中实现了自我救赎。
    1981年,28岁的路遥创作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这次获奖不仅提高了路遥的知名度,还让他遇见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伯乐——知名编辑王维玲。
    因为心中已经有一个构思很久但没有提笔的创作想法,他接下了王维玲的约稿。
    之后,他便背上背包,回到陕北。
    那段时间,他住在石窑洞中,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写到后来,他面目凹陷,胳膊疼到抬不起来,大小便都不通畅。
    就是因为这样的坚持,只用了21天的时间,路遥就创作出了长达13万字的小说——《人生》。
    这之后,路遥可谓声名大噪,被很多读者奉为“人生导师”。
    但是路遥的脚步并没有因为《人生》的成功而就此停下,当大家都在等着他《人生》的大结局时,他又一次背上背包出发。
    这次出发,并不是为了某个结局,而是为了一个新的开始—— 《平凡的世界》。
    为了完成这个大部头作品的创作,他翻阅了近十年的《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报纸,重读了3遍《安娜卡列尼娜》、7遍《创业史》;
    为了积累写作素材,他遍访砖厂、煤矿等作业地点,和煤矿工人同吃同住。
    从1985年到1988年,路遥创作完成了《平凡的世界》三部曲,这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一经问世,就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作家陈忠实曾说过:“路遥获得了这个世界里数以亿计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沟通了这个世界的人们和地球人类的 情感 。”
    路遥曾把这次创作过程比作 “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 ” ,他赌赢了,也赌输了。
    他赢得了这个世界的尊重,也耗尽了自己的气血。
    《平凡的世界》成书四年后,路遥与世长辞,年仅42岁。
    人生实苦,但他没有屈服。
    他用一支笔逆天改命,书写了一个平凡人深沉而又热血的传奇。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化、扩大。”
    路遥把有限的血肉写进了灵魂里,不仅温暖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

    少时被父母抛弃,成年后被贫穷拉扯,生命后期疼痛难忍之时,他也只能心酸地喊着“爸爸妈妈”。
    即使一生被苦难包围,路遥依然坚韧。
    生活没有童话,岁月也不静好。
    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漩涡中奋力挣扎,不后退、不放弃,只是为了心中期盼的那个更好的未来。
    阿多尼斯曾说:“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扛过生活所有的苦,才是平凡人,平凡的一生。
    而我们遭受的苦难,终有一日,会开出美丽的花。
    作者丨杺辰 投稿指南

免费领取国际硕博项目价格表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学历/工作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看完中科院博士的致谢信,我想起了去世30年的路遥相似问题
返回顶部
展开
价值4800元实战课免费试听
在职硕博学历提升 / 24小时客服微信S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