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9次 1个回答 更新于 2024-12-26 10:40:21#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本学科秉承鲍兆宁、潘伯庚、刘继武等老一代学者的优良学风,在徐继存教授的带领下,紧密结合我国课程与教学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运用创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观点,引领和干预课程与教学实践,经过多年努力,取得显著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强化研究基地。本学科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1、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本方向包括:教学理论的反思,对国内外教学理论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审视,并着重从方 的角度对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反思,所进行的系列研究并由此形成的专著《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得到了国内教学理论界的好评,该专著2002年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教学论学科基本问题研究,对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应用功能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对现代教学论进行了阐释,就教学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梳理了历史流脉,关涉了新世纪的教学生活,发表的系列论文并由此形成的专著《教学论导论》,受到了同行的认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梳理,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系统总结,形成《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和《课程论研究二十年》,被许多高师院校列为研究生必读文献,对于教学论学科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比较和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得到了霍英东基金会第九届高校教师基金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资助。2、课程与教学理论应用研究。本方向适应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整合课程、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设计、技术,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究教学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教学理论应用模式的生成及其实验研究》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从纵向的角度对教师成长的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对教师的教学信念、知识、智慧的生成进行系统研究,探究教师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构建教师成长的模式,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基金项目“教师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教师教育知识、智慧的生成及策略研究》和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教师教育现状与未来发展对策研究》,制定山东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案,发展规划,提出山东省教师教育的层次、规模和结构布局的调整意见并被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采纳,出版《教师成长论》等著作,在《教育研究》等发表系列学术论文40余篇,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智力支持。3、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本方向以曹明海教授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和傅海伦教授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为核心。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深入探讨能揭示语文教育特性和规律的理论新结构,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并建构了语文教育智慧理论、语文教育发展理论、语文教育美学理论、语文教育行为理论。此研究成果以《语文教育新视野丛书》形式出版、受到全国关注。同时,从语文课改的需要出发,深入研究语文教师发展理论,包括创造性教学策略理论、发现性学习心理理论、整体性教学系统理论、发展性教学生态理论等。此研究成果以《新世纪语文教师发展丛书》形式出版,成为许多院校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的必读书目。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注重数学史、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结合研究,特别是紧紧抓住数学史、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这个国际学术前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科学出版杜出版《传统文化与数学机械化》、《中外数学史概论》等专著,其中关于中国传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已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基金以及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并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兼职博导4人。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研究方向: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该方向作为本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早在傅统先和陆有铨教授先后主持本学科时就极为重视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该方向又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特色一是致力于现代西方道德教育思潮的研究,二是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和实验,三是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心理学基础探讨。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所形成的学术优势得到学术界认可。近年来该方向主持国家、部省级重点课题多项,其代表性成果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第三、四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省社科一等奖2项,其他奖多项,出版著作14部,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该方向的特色是:一是致力于教学论学科基本问题研究和教学理论本身的反思。对教学论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应用功能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对现代教学论进行了阐释,并从方 的角度对教学理论的性质、发展和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形成了《教学论导论》、《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等一批在国内外教学理论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论著。二是致力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梳理,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了《教学论研究二十年》、《课程论研究二十年》等著作,被国内多所重点高校列为硕士、博士生的必读文献,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当代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该方向从80年代初就涉足教育实验领域的研究,在基础教育实验领域取得的成绩为国内同行所瞩目。该方向的研究特色:一、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实验与研究,致力于解决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二、重视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实验的理论建设,构建出了“双序结合课程建构模式”及“一体两翼”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造教育模式。三、重视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基地的建设,创设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的社会氛围。近年来,该方向培训中小学教师2万多人次,基层教育干部培训班42期,实验学校达到400余所。 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1999年,经山东省哲学社会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建立了“山东省教育研究基地”,进一步推动全省上下形成了“科研立校,实验先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实验的氛围。
-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在鲍兆宁、潘伯庚、刘继武等前辈学者的深厚学风影响下,由徐继存教授引领,专注于解决我国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秉持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该点运用创新的教学理论,对课程与教学实践进行引领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全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2005年,...
- 陈月茹( 1969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比较课程与教学论。近年来,先后在《外国中小学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10 余篇,合著、参编著作 7 部.目前主持、参与课题包括:山东省教育研究基地课题 —— 教材编制理...
- 陈月茹,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是一位在教育领域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学者。她目前担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教育学系的教授,拥有博士学位,专攻比较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在她的学术生涯中,陈月茹在权威期刊上成果丰硕。她已在《外国中小学教育》和《全球教育展望》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
- 在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月茹博士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05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外中小学教科书管理制度比较研究”(课题编号:EDA050195)的研究成果,名为《中外小学教科书制度比较研究》(2009年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被发现存在严重的抄袭行为。该著作 杨妍梅的“日本教科书制度及其启示...
- 山东师范大学目前开设了十五个博士点,涵盖了多个重要学科领域,为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世界史、数学和物理学是其最为突出的六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学校在传统优势学科上的深厚积淀,也体现了学校在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理论经济学专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