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01次 4个回答 更新于 2024-12-26 13:02:23#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2年,国内有将近600万人报名参加考试。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科技大学开始了“少年班”第1期的招生工作,当年11岁的谢彦波则成为少年班里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这位被称为神童的谢彦波直接跨越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小学毕业即被中科大录取,15岁时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8岁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然而他的读书生涯却在博士阶段出现了问题。
在中科院读博期间,谢彦波因处理不好与导师的关系,他感觉在这里很难取得博士学位,就前往美国继续读博。
但在他毕业前夕又因与博导关系恶化,而被美国列为潜在威胁,因此被遣送回国,再次与博士学位失之交臂。
一位不爱说话的小男孩,11岁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谢彦波,1966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他的父亲生是湖南医学院的物理教师。
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他,1岁时谢彦波便被送到了农村的祖父母家,直到该上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
这时,父母发现儿子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障碍,谢彦波不喜欢开口说话,即使偶尔说话,也表达不了意思完整的句子。
上了小学,谢彦波依旧不喜欢讲话,有时在课堂上,任课老师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就是站在座位上一声不吭,老师也没有办法让他开口。
这样的问题在他小学阶段一直没有得到改观。但在谢彦波读二年级时,有一次父亲发现他在做五年级的数学题,就好奇地问他原因。
他说,在五年级的班里听了一会就自然会做了。父亲就立刻感觉到儿子的学习能力特别强,而且也非常喜欢学习,便开始让他自学其他年级的课程。
通过自学,谢彦波二年级时学完了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三年级时学完了初中数学,四年级时学完了高中的数理化课程,到了五年级开始学习解析几何和微积分。
小学毕业那年,谢彦波参加某个学校举行的高中二年级的数学竞赛,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接着又参加了长沙市高中数理化竞赛,也取得了较靠前的名次。
一个小学生参加高中生的竞赛居然名列前茅,这随即引起了中国科技大学的注意,学校派人来对他进行了测试。
1978年,年仅11岁的谢彦波被中科大录取,成为该校少年班的第1期学生,他也是当年中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家长和学校都忽视了少年的心理成长和人际交往
虽然谢彦波在学习上从小就显示出了超出同龄孩子的极高天赋,然而,他的父母仅考虑了儿子在学习道路上快速前进,明知他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而没有对他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更多关注。
就这样,在他进入大学离开父母的身边以后,人际交往能力差的问题更加突显,并且严重影响了他未来的发展。
在少年班里,作为年纪最小的一个,谢彦波不仅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沟通问题仍然没有改观,他好像不知道该如何与人交流、与人相处。
谢彦波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进入大学,学校给予他最多的就是教学安排,在他的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会有所忽略,或者说作为学校面对的是太多来自各地、情况各异的学生,对于谢彦波一个孩子,也很难考虑周全。
作为神童,谢彦波从很小开始,头上就顶着无数的光环,家长、学校、媒体、亲戚朋友、邻居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似乎学习成绩好、不断地跳级就代表了无所不能。
“神童”这个别称其实对他来说,既是一种赞誉,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赞誉和压力的共同作用,让谢彦波在以后的人生当中,能承受成功,却很难接受失败。
谢彦波在学生时代受到的各种称赞和外界关注,形成了他高傲的性格。在面对事情时,他就很难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不仅体现在他读书阶段,还有可能影响他的一辈子。
同时,谢彦波长期缺乏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他的父母和学校都曾一度忽视了,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也就注定了他今后的命运。
15岁读硕、18岁读博,中美两国两度读博却未取得学位,却被美国列为潜在危险
15岁时,谢彦波就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的硕士。
18岁那年,他继续学业,考取了中科院的博士,他的导师是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周光召院士。
在众人的眼里,谢彦波的学生时代是一路顺风顺水,他曾被大家认为,非常有希望在20岁前拿到博士学位,然而就在此时,他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折。
在中科院读博期间,谢彦波处理不好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博士学位和毕业都将成为问题,于是,他转而申请了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继续博士学业。
这样的事情翻转,人们本来替他高兴,还说他因祸得福,因为他在美国的导师是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
跟随这样的博导,也许能让谢彦波在学术研究上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可是事与愿违,人际交往仍旧是谢彦波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在美期间,他与安德森教授的关系也不是太好。
两人的关系在谢彦波毕业之前异常紧张。因为谢彦波的博士毕业论文被导师驳回,而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问题,也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是一直都认为是教授不喜欢自己的论文,故意为难他。
带着这种思想,谢彦波三番五次地去找安德森教授理论。在教室里,只要他见到教授,就开始演示自己的理论,意图向安德森证明自己论文中的正确性,而安德森每次都是借故离开。
然而在有一天深夜,他在教授家中还与安德森的夫人产生了激烈地争执。
在两人的争吵过程中,谢彦波无意间将手放进了裤兜,而师母则以为他是想从兜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手枪,以此危险他们夫妇的生命安全。
也许这件事情在往常还有缓和的余地,但是谢彦波与导师关系恶化的时机太不凑巧了,正好赶上轰动全美的中国留学生杀死教授事件。
美国政府为了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言行偏激的谢彦波被普林斯顿大学认为是该校的“高危存在”,而美国则把他列为潜在威胁,很快将他遣送回国。
就这样,那位曾经11岁上大学、18岁读博士的神童谢彦波因为自身的傲气、以及不善处理与导师的关系,在国内和美国都未能取得博士学位。
幸运的是,谢彦波回国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再次接受了他,让他以硕士学历在物理学院任教。 - 也许是不想在外国呆了吧?或者是说在外国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被遣送回国了,不管怎么说18岁读博士,那他就是一个人才,
- 这是因为他虽然有着超高的天赋,但是他的语言表达上有很大的问题。
- 他真的非常聪明,但是在留学期间,性格比较高傲,顶撞了导师。导师认为他对自己有威胁。
- 11岁的谢彦波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但同时证明谢彦波一开始就是一个天才儿童。15岁时,考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8岁时,谢彦波已经在攻读博士学位,并跟随一名院士。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大学对谢彦波的重视。然而,这位原本备受青睐的天才本可以在20岁之前获...
- 1982年,十五岁的谢彦波提前一年结束了大学本科的学习,在此之后,他就来到了中科院的物理研究所中,继续硕士的学习生活。而在他十八岁那年,他又跟随着中科院当时的副院长周光召开始了博士的学习生活,在这个时候,刚刚成年的谢彦波也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毕竟,年纪轻轻就能读完博士的人并不常见,而...
- 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读硕士,18岁读博士,被看好在20岁时获博士学位,正直才气风发时,却料想不到是他转折的开始。在朋友面前健谈而放松的谢彦波,似乎不懂如何与决定自身命运的人相处,汪惠迪说他没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博士学位就此落空,于是转去美国读博。在普...
- 神童之所以被称为神童,是因为他们的智商是常人比不上的。能被称为神童的人不多,谢彦波也是人们口中的神童之一。11岁进入名校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就读,15岁读研,18岁念博士。然而,他后来为何被美国列为潜在威胁,留学生涯也受到了影响?1966年11月,谢彦波出生在湖南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的...
-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谢彦波15岁读研究生,18岁读博士,这显然是众多家长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子女的样子了。可是对于谢彦波自己来说并非如此,他虽为神童,却被人误以为是疯子。其中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谢彦波是一位天才少年。小时候他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