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希望得到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9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希望得到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
浏览265次 4个回答 更新于 2024-12-27 14:42:20#精选# MBA微课、MBA研修、MBA学位
  • 要抓紧时间是真的,通常这个时候准备绝对是有些迟了,不知道你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如何?这些课程里面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可以好好看看,还有就是针对英语和数学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对于英语我个人认为如果基础较好的话,可以先背单词然后做阅读,最重要的是要做做历年的真题,这个时间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基础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数学三的难度不大,但是通常对于非数学系或者非工科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这个还是先从各个章节复习,可以买本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复习资料,他们基本上都是先从各个章节来复习的,按照你现在的时间来看,在两个月之内你要把这些看完就是各个章节的看一边,然后的一个月在看一遍好好做作题目,没事可以带着做作历年的真题.最后的一个月就可以做冲刺卷了,基本都是综合的卷子.
    专业课这个要看你是什么专业的,最哦报告好现在是复习,然后再做作以前的真题.政治利用后三个月看看就可以了,基本上考个60来份不成问题,当然这里面你也是要很花功夫的好好背才可以.
    好好复习吧,时间很紧了!!
  • 首先看数学和专业课,先把数学课本仔仔细细的看一遍,然后把老师给你的习题或者课后习题都做一遍,然后做几套真题,专业课也是把课本看一遍,做点真题,英语每天早上背单词,数学专业课看烦了,做一套英语卷子,政治考前最后一个月背就行了(ps:要每天做一套数学,专业课,英语的卷子,防止生疏了)。这样考一般的学校没问题
  • 谈起考研,自然有两类问题需要解决,一类是“考不考”“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问题,另一类是“怎么复习”“买什么书”“上不上考研班”“什么时候开始复习”的问题。我把前一类叫做战略问题,把后一类叫做战术问题,依我看,前一类问题,比后一类问题要重要很多。

    首先是“考与不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得首先回答“为什么要考”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毕业后的选择一是考研,二是工作。对于这个选择,我建议从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考虑,而且把工作放在上研之前考虑,因为工作需要准备的东西远比考研多,即使准备保研,需要的东西也远没有准备工作需要的多。为什么要考?如果答案不是以下三个,那建议你再慎重考虑:一是考虑以后做学术研究或者研发为主的岗位;二是以目前的教育背景难以找到满意工作,准备转专业学习的;三是觉得为以后的职业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知识的。有几个错误需要尽量避免:一是为学历而考研,而不管自己是不是愿意做研究,高学历对自己有没有用;二是明明已经具有了进入某行业从业的条件,却觉得“专业不对口”,非要学一个“对口”的专业;三是逃避工作,觉得学校比较安逸,岂不知今日的安逸正是明日痛苦的根源。我的建议是,考研前一定要考虑好自己以后的职业趋势,不得已的时候不考研,否则只能平白浪费三年时间,“每个人都需要工作”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考研与否要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

    其次是“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问题,其实在考虑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牵连到这些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考什么专业”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兴趣的问题,而这很大程度上在于个人有意培养。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很大原因在于平时没有去留心,去培养。如果什么都不去做,自然不知道适合什么。而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幻想当作现实,把根本不了解的事情当作自己的目标,等走近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和谈恋爱一样,一见钟情者也有,但更多的是在接触过程中才发现对方的好。而考什么学校也应该与考什么专业挂钩,如果以学术为追求,就应该考察学校或者院所的专业实力,很多并不出名的单位其实有着很强的学术能力,做科研应该更看重这个;而如果更想偏向市场化,则地域的选择也很重要,目前来说,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在就业机会和层次上都比其他地区高出很多,但竞争也会大很多,有时候放弃风险较大的学校而选择同区域的学校,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在具体选择上,应该在风险和效益之间权衡,综合自己的期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做出选择。而无论做了什么选择,努力做完你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考研只是进一个门而已,在读研期间做些什么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社会浮躁的人往往比较多,而舆论的力量往往盖过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很多人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反而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考虑和选择。我的建议是,首先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结合自己的背景、经历、爱好、追求、物质需要,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然后和你认为有帮助的人谈论这一话题,再依照他们的建议,搜索尽可能多的资料,多做比较,得出几种可行的选择,然后再决定。当然这不是必要的,每个人没有必要按照同一模式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却是有帮助的。这一过程越早越好,但可能需要考虑较长的时间。

    战略的问题需要考虑较长的时间,但战术的问题却一般比较固定,虽然有时也因人而异。在决定所考的学校专业之后,无非需要做这么几件事:除报名外,就是买书,自习,考试。考研班多数人觉得作用不大,我也觉得如此,无非去感受一下气氛,实际学到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看书。而买书也不必大而全,我经常看到有人的书从桌子这头摆到桌子那头,有的同一内容的书买好几个版本,事实证明,多数这样做的人书都是看不完的,到最后反而成了心理负担。我建议用书简单一点:

    政治需要一本讲内容的,一本习题,最后加一本总结和时事足矣。讲内容的可选用红宝书(就是大纲解析,内容比较权威,书比较薄,但是需要自己划重点,枯燥一点)、任汝芬序列一、陈先奎复习全书,据说还有岳华亭等人编的一本书也不错,我没见过不评论。习题可选用2000题或者任二,但任二的答案没有讲解,需要自己查或者上他的班听他讲。总结和时事大可不必着急,到最后一个月也来得及。陈先奎的免费时事讲座每年都有,可以去听一下,不用买他的书了。他最后有一个考研政治考前大串讲很好,把所有内容都串了一遍。不要买什么30题和20题了,没什么用。政治的书建议用新书,可以买盗版也花不了多少钱。我自己用的大纲解析,看了两遍,2000题做了哲学和政经部分,听了一个陈先奎的时事班,最后照着大串讲的内容背了背,最后79,也差不多够了。

    数学需要一本复习用书,一本真题,一本模拟题足矣。复习用书用陈文灯或李永乐的都行,不要再问哪个好,也没有必要用新书。真题用武忠祥的就不错。模拟题就用400题就好了。数学一般需要花的时间比较多,重在扎实。我用的陈文灯的书,从暑假开始,两个月一遍,没有做课后题,过了两遍,后来发现时间有些近,但是还是把武忠祥的真题及课后题做完了,只是没有时间再回顾了,400题挑了几套,按时间基本都没做完,考的时候感觉比较差,成绩出来是126,也不算亏了。早知道应该把陈文灯的书看一遍,给后面模拟和查漏补缺多点时间,不过很多人并没有花这么多时间,按这个步骤也差不多。

    英语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头疼,感觉提高比较慢。我建议主要用两本书就好了,一本词汇,一本真题。关于要不要背单词,争论比较多,我的意见是还是要背的,但是背核心词汇就可以了,很多人讲在阅读中背单词,但是这是以大量阅读为前提的,在考研中不现实,在真题中背单词的话,如果不提前背单词,做真题会因单词造成很多障碍,所以还是要背单词的,但是不要背单词太多的书,也不要背解释太详细的书,背依照真题的词汇编的书比较好。我背的是俞敏洪的红宝书,前后共背了差不多十遍,主要的一次按照遗忘规律制定计划背了差不多两个月,每个单词过了七遍。有人说星火的书比较好,我没有看过,但是我觉得虽然单词书有差别,但最重要是背与不背的差别。真题我用的是张剑编的,这本书确实要比大多数书编的好,关键是答案解释比较合理。众所周知最重要的是阅读,但是不建议用其他阅读书了,精读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泛读,而精读的材料最好的就是真题。对于阅读和完型的文章做到熟读甚至背诵。对十年内的真题的理解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可以了:“没有一个单词是生词,没有一个句子是长难句,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如果可以的话,找一本专门讲真题翻译的书来看比较好,我看过的是叫做陈彩霞的书,讲的不错。写作倒觉得都差不多,重要的是自己练习把模板写好,小作文把各种格式的写法都熟悉熟悉,大作文的话把框架搭好,写句子的话就靠平时的积累了。我的意见是把阅读、写作、翻译抓好,完型和新题型提高比较难,把真题做一做,熟悉熟悉就可以了。我自己75,也不算高。

    专业课各人不同,但总结来总结去还是把指定课本看熟,往年试题做一做就好了。不必因为专业课科目多而头疼,也不要因为专业课科目少而轻心。我就是对专业课太轻视了,一本《管理学》前后看了一周,真题也只做了去年的。最后出来96,差点没过线。

    复试也不用多说,各人都差不多,只要认真准备就好了。最后要说的是心态要放好,要相信自己,努力终有所回报,再就是坚持。和让你快乐的人聊天,读《羊皮卷》《新东方精神》这样的励志书,困的时候喝点咖啡,用冷水洗把脸。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期待,不管有多么难都要坚持下去。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唯有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记住“天道酬勤”,把开始的信念坚持到底,做任何事情都一样。

    1、如果你是一名普通高校的学生,而你又想在研究生期间有所作为。那么,我劝你考取知名学府。在这样的学校里,你的价值或许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你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2、对于那些只想混一个研究生文凭的同学来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你就考去本校好了。其实研究生在哪里念都无所谓的,只是看你的导师是谁。在好一些的大学里读,就是你比别人的机会多一些。其他我想没有别的优惠条件。

    3、对于那些要考还没有想好的同学,我建议你最开始的阶段,还是以考研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为自己定的目标是本校即可。一旦,在日后有好的工作吸引了你,你可以立即放弃考研。这样,你也不至于太累,压力也不会太大。相对来说,考本校还是容易一些。

    4、当有一个好工作摆在你面前时,我建议你好好地衡量一下。有些工作,可能当你研究生毕业了,也找不到这样的工作。有些时候,退一步真的会海阔天空。我不是危言耸听,我的一个同学,为了考研放弃了一个好工作的机会。当考研失败后,他再联系那个单位时,那个单位便婉言地拒绝了他。挺可惜的。所以,一定要慎重地选择好自己未来的路。

    5、对于专业课:

    (1)如过你考本校,那么你可以把专业课放在一个次要的位置,把英语和政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为,无论你当时学得怎么样,你对专业课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都有所了解。而且,对那些教过你的老师,你也多少了解一些他们的研究方向、情况。所以,你就不用费很大气力。

    (2)如果你考的是外校,那你就得把专业课和英语、政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专业课还要比英语和政治重要些。因为,你不是本校的学生,对于那里的教学内容不甚了解,复习时就得全面、深入地复习,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不能轻易放弃。如果,你有同学在你要报考的学校里,那么你一定要利用好这有利的条件。要是没有,也不要灰心,自己复习,同样也会取得同样的结果。这样,你就要提早地复习专业课,而且要多复习几遍,至少也得5遍吧。我的同学都复习了7、8遍,而且是精复。

    6、对于英语和政治:

    一定要把它们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英语到不到线,直接关系到你能否上研究生,它的重要位置是不言而喻的。英语不是一天的功夫,你每天都要认真地复习。不论是看单词、做阅读、背作文……反正无论你看些什么,都要坚持每天看外语。如果你说你的英语底子很差,你也不要灰心,只要功夫到了,你同样会取得好成绩。我的一个同学英语底子烂得没法形容,第一次4级只考了10多分,大学四年4级也没有过去。但他自己说,那我还是每天都做外语,开始的时候一点都看不懂,那也要坚持下去。后来,有的文章他还是读不明白,但答案却能选对。他就是考每天坚持做8个阅读,“锻炼”过来的。最后,他考上了研究生,英语也没成为他的绊脚石。只要我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就会成功的

    政治呢,是我们拉开和别人距离的法宝。在这四门考试中,政治没有不到线这一说,即使是对于理科生来说,也是我们往上拉分的科目。因此,也不能对它掉以轻心。那么政治,没有必要复习得太早,我想10月份看就赶趟了。最好,自己把知识点总结一下,这样根据自己的思路,复习起来更快、更好。

    7、如果你学了考外校,那么你就要比一般人的付出200%的努力,即使这样,你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你也可能名落孙山。(心理承受力一定要强啊);而对于那些考本校的人而言,你只要百分之百努力就可以了。

    8、对于那些考研班,他们大多都是夸大其辞的,没有哪一个考研班能真正压到题。那么轻易就压到了,那么国家教育司出题的教授们显得多没水平啊。所以,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广告。如果,你的基础和你比较相信你的能力,那么你完全可以自学,同样会取得好成绩的。我的同学就什么班都没有报,成绩出来后,她的成绩也没比别人差啊;如果,你心理总对别人报班,而你没有报,害怕少学些什么而耿耿于怀,你的包里又有余钱的话,你可以找一个班报。报之前,最好咨询一下学哥、学姐,哪个班相对好些。我什么班都报了,现在回头想想,当初自己只不过是在花钱买个心理安慰。更惭愧的是,还给自己买了份罪受。你想象,那么多的人在一个屋里学习,天气又热,屋里什么味道都有,你还有心思学习吗?政治报了或许有那么一星点的帮助,英语真是一点帮助都没有。就补10多天课,英语就能过线?开玩笑呢吧

    9、一定要联系导师,无论你什么时候联系。开始,我觉得联系导师也不会有什么帮助,但事实上,导师还是会给你很大帮助的。

    10、书不是买得越多越好。今天他说这本好,就买这个;明天他推荐那个,又买那个。到头来,一本你都看不完。与其这样,还不如精心复习一本,无论这本书你感觉怎样。其实,书的内容大体上都是一样,换汤不换药,把一本书看明白了,就可以了。不要好高鹜远。
  • 楼主:课本一定要看啊!!!万便不离其宗~~~给你提供几个计划吧 是我去年考研期间收集的 呵呵

    复习总天数:31(7月1日至31日)+30(8月)+31(9月)+30(10月)+31(11月)+30(12月1日至30日) =183天
    复习任务:高等数学(上下册)60%,概率论30%,线性代数10%
    英语单词及词组6178个和阅读24部英文名著80%,语法10%,练习10%
    政治:10月份以后再说
    专业课:10月份以后再说
    复习计划:
    7,8,9月
    一,总揽:7月高等数学,8月1日至20日概率论,8月20日至30日线性代数,9月〈〈2000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7,8,9月24篇名著及名著内单词,另外随时复习回顾大纲单词。
    二,细则:1,数学三。
    高等数学 7月
    函数,极限,连续 4天
    一元函数微分学 6天
    一元函数积分学 6天
    常微分方程 3天
    多元函数微分学 2天
    多元函数积分学 6天
    无穷级数 4天
    31天 截止日期8月5日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
    随机事件和概率 4天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天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3天
    大数定理与中心极值定理 1天
    数理统计初步 4天
    20天 截止日期8月30日
    ————————————————
    线性代数 8月20日至30日
    行列式 1天
    矩阵及其运算 2天
    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3天
    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天
    二次型 2天
    10天 截止日期9月15日
    ————————————————
    两千年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9月
    注:考虑到休息时间的使用,上述计划的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是10月15日
    2,英语
    阅读
    每月8部
    4天1部
    到9月底共阅读24部
    ————————————————
    单词及词组
    每天210个单词或词组,并时时反复复习
    到九月底共记6178个单词及词组,并能熟练运用。
    作息安排:上午:8:30至11:30 数学三
    中午:11:30至2:00 休息
    下午:2:00至5:00 英语
    其它时间 自由支配
    星期天休息

    要注意的几点:
    一、坚持坚持再坚持,要想今天我一定要做完什么,做不完不睡觉。
    二、专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一会干这一会干那,特别是看flash的时候。
    三、集中,不要相信什么细水长流,就像背单词,你一天背50个,第二天再背50个,几天下来后边没记住,前边又忘了,你一天背200个,连背五天肯定记住很多。其他复习也一样,不要一天复习一章,而是一天复习一本。
    四、不要用太厚的书,天天背着很累,干学习就是不见书变薄是很打击信心的事,非要用厚书可以拆成几本,一天一本有成就感
    五、不要怕累,没有任何人是轻轻松松考上研的,不付出努力就是不行
    六、别说郁闷,郁闷是偷懒不想干活的代词
    七、别相信考研辅导班的什么宣传,说什么押题、猜题都是假的,你怎么说,我就是不去
    八、不要跟别人比,人比人气死人,自己按部就班复习,不要被别人影响
    九、上网、玩游戏能不玩就不玩,考上再说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
    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
    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
    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
    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
    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
    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
    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
    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
    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
    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
    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
    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
    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
    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
    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
    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
    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
    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
    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
    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
    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
    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
    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
    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
    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
    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
    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
    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
    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
    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
    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
    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 九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其实时间上确实是不太充裕的,但是这与考生自身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报考院校和专业难度也都有关系,并不是一定考不上的。九月份开始准备考研时间够吗虽说准备考研没有最早只有更早,但是只要有心,九月开始全身心投入也来得及,要想在短短的3个月考研成功,科学的复习计划和足够的信念...
  • 考研一般在大三下学期开始备考。也就是9月份左右。1、提前规划 备考研究生考试需要提前规划,一般来说,如果希望在次年秋季入学,那么最晚需要在当年春季开始准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准备。2、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在备考之前,需要了解考试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研究...
  • 按正常进度来说,很多同学在9月份就差不多把很多学科都过一轮了,但也不乏会有同学9月份才刚开始准备考研,9月份才开始复习的同学也不要着急,只要认真准备,用心复习,上岸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如何复习还是要看各人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甚至个人精力,适当平衡政治、外语和专业课并抓紧时间是基...
  • 12月份下旬进行考试,如果9月份开始备考,留给我们的时间不满4个月,所有任务挤压在4个月,单单想想就感觉很有压迫感,并且这4个月还有其他事情会耽误学习。如果我们加上暑假,利用暑假的时间把基础打好,等到9月份直接进入加速状态!暑假做为缓冲时间奠定基础,9月踏入校门开始高阶段位。一些同学可能很早就准备开始考研,但...
  •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是从大四开学后9月份开始的,仔细算下来,差不多也就四个月的时间,而我能够最终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这4个月的合理规划。我的考研规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重点和目标,从而做到重点、难点各个击破,最终达到水到渠成的功效。第一阶段:复习,突出重点 这阶段的...
免费领取国际硕博项目价格表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学历/工作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9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希望得到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相似问题
返回顶部
展开
价值4800元实战课免费试听
在职硕博学历提升 / 24小时客服微信SCZXCOM